3月22日,浙江大學大型儀器技術系列培訓首場講座——電子顯微鏡專題在紫金港校區開講。
本次講座由浙江大學實驗技術求是特聘學者洪健和浙江大學冷凍電鏡中心主任張興主講,吸引了近300名校內外師生參加。
洪健研究員長期從事生物電鏡技術的研究及應用,研究方向包括電鏡生物樣品制備、透射電鏡和掃描電鏡使用維護、動植物細胞超微結構和病原微生物結構分析。張興教授曾任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電鏡中心技術主任,長期致力于利用冷凍電鏡技術研究生物大分子結構及其組裝機制,2010年首次使用單顆粒冷凍電鏡技術重構出生物大分子的原子結構。
講座主要介紹了常規透射電鏡和掃描電鏡以及冷凍電鏡的基本結構和成像原理、動植物樣品制備技術,同時介紹前沿發展的電鏡原位成分分析技術、三維體電鏡成像技術以及冷凍電鏡技術。
本次培訓由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主辦,是學校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向社會開放的意見》的一項積極舉措,也是探討如何更好地提高大型儀器設備的使用效益、提升為學??蒲蟹漳芰Φ囊淮卧圏c。
據悉,大型儀器前沿技術培訓交流將于每月定期開展,包括X射線衍射技術、熱分析儀技術、色譜技術、光譜技術及質譜技術等系列講座,同時依托各校級公共技術支撐平臺,開展上機實踐操作培訓,實現理論知識和儀器實際操作有機結合,提升師生分析科學儀器的技術水平,提高大型儀器設備使用效益。